113-2-競碩1A-高等運動生物力學

課程類別:碩士班_競技運動學系碩士班
教師: 94003 張立羣
課程開始日期:2025/02/17

摘要

Advances in sport biomechanics

課程目標

本課程目標使學生瞭解進階運動生物力學的理論,藉由問題出發,以理論、實務與實驗來解決有關運動技術的問題,來加深學生對運動生物力學理論及研究方法的認識,進而運用在運動技術之分析,並將其應用於個人專長運動項目。

教師簡介

教師研究室:館205研究室

晤談時間:星期一13:30-15:30

聯絡電話:04-22213108轉2197,0926-391153

電子信箱:lichun99@gmail.com



課程內容

運動生物力學導論

生物力學原理 - 運動學、動力學與流體力學

運動生物力學研究實例 - 三級跳遠

運動技術分析 - 定性與定量分析 

專項運動的生物力學 - 舉重

專項運動的生物力學 - 跆拳道

專項運動的生物力學 - 期刊文獻報告

專項運動的生物力學 - 專題報告 


評分標準

專題報告 (投稿期刊或學術研討會發表) 20%

期刊文獻報告 (兩篇期刊文獻) 30%

課堂作業10%

參與上課討論與運動科學研究20%

出缺席20%

參考書目

1.講義與期刊文獻。

2.張至滿(2015)。運動生物力學。臺北市:禾楓。(McGFinnis, 2013)

3.李恆儒、徐瑋勵、楊秉祥(譯)(2011)。生物力學-臨床與研究的應用。臺北市:台灣愛思唯爾。(Richards, 2008)

4.林燕慧、鄭智修、魏鴻文(譯)(2013)。骨骼肌肉系統基礎生物力學。臺北市:澳商沃特庫爾。(Nordin & Frankel, 2012)

5.相子元、何維華、湯文慈、念裕祥(2005)。生物力學儀器-理論與實務。臺北市:台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。

6.Hamill, J., & Knutzen, K. M. (2009). Biomechanical Basic of Human Movement. Philadelphia, PA: Lippincott Williams & Wilkins.

7.Robertson, D. G. E., Caldwell, G E., Hamill, J., Kamen, G., & Whittlesey, S. N. (2004). Research Methods in Biomechanics. Champaign, IL: Human Kinetics.


其它說明

1.須參加2025年臺灣身體活動與運動科學學會 身體活動健康永續國際研討會

2.須參與運動科學研究乙次

3.因部分課程內容需要會適時調整上課時間與地點